top of page

FCU 114 級 畢業展

頁尾圖.jpg

Designer / HENRY 、ADAM
Adviser / 戴宏一
Site / 綠島堆積場
廢棄物因人而產生,而破壞自然生態的也是因為廢棄物,而這些廢棄物若需要由自然去代謝則需要花上大量的時間,因此則需要人的介入,讓代謝加速。

我們希望透過藝術與自然景觀結合,讓「廢棄物破壞自然」這件事作為一個諷刺的視角呈現在展館內部,讓人們讚觀賞廢棄物透過藝術家轉換成藝術品的同時,也能看到廢棄物在處理的過程,而我們也設計一個窗口,人們可以同時看到「廢棄物處理」、「廢棄物藝術」、「自然景觀」這三件事情,來達到轉換觀點的作用。

一、選址 - 以金門、綠島、琉球三點作為比較
金門 /
目前主要透過運送至金門本島進行廢棄物的集中處理,金門本島設有焚化廠來處理部分廢棄物。是依賴跨島廢棄物運輸與處理機制來維持環境清潔與廢棄物管理。

琉球 /
在民國91年就啟用焚化爐,卻因為當時單日垃圾量噸數不足,需要累積三天的量才能焚燒,焚化爐只使用2年,在民國93年就停用,目前是將垃圾運回本島焚燒,避免小琉球遭戴奧辛汙染。

綠島 /
綠島的廢棄物處理主要依賴運送到台灣本島進行集中處理。島上會進行基本的垃圾分類,部分可回收物進行資源回收,其他垃圾則壓縮後運輸至本島處理設施處理。

二、島嶼

綠島因旅遊業發展的關係有了淡旺季之分,也因為淡旺季的產生,使得人流受淡旺季的影響,在旺季期間的廢棄物會大幅的上漲,而綠島處理廢棄物的方式是堆積處理後,讓船運公司以投標方式決定運輸作業,再運回本島做處理。

三、設計
我們在設計上主打廢棄物的處理,並讓廢棄物也能同時作為藝術品被展示

在一樓以廢棄物處理及清運為主,設定獨立分類系統區分廢棄物後進行壓縮處理,之後在透過設計中的海運系統讓廢棄物透過自設處理場壓縮後自行運回本島,這樣就不需要再透過投標方式處理廢棄物運輸作業。

一樓與二樓之間設計觀展夾層,並在面向海洋的地方開了一個窗口,讓人們可以同時看到廢棄物的處理過程也可以同時看到自然景觀,進而達到諷刺人們只會產生廢棄物卻又不會盡力處理的這件事。

二樓則是藝術家工作室,藝術家們可以在二樓完成藝術品的製作,而建築設計上有設計三個挑高較高的空間,這些空間主要運輸指定回收廢棄物以外,同時也作為廢棄物轉化成建材的區域,而藝術家們可以透過這三個挑高空間獲取材料。

三樓以上則作為展場使用。

由於建築位在下沉相當多的場域,因此讓人繞一大圈再進入建築內部屬實是比較麻煩,因此也有設計一個直達的電梯。

四、總結
廢棄物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在本島因為有完善的廢棄物處理系統所以我們不會有太明確的感受,而離島則反之,雖然因旅遊業的影響使得離島有了淡旺季之分,但這些廢棄物仍會持續地堆積,間接影響島嶼生態環境。

所以我們希望透過建築設計,與藝術結合,融合自然、藝術、廢棄物代謝,來回饋島嶼,讓島嶼在代謝的同時,其畫面也能成為一種藝術創作。

堆積美術館 Stacked Art Museum

因人而產生的廢棄物,透過不斷的堆積進而破壞的自然景觀,汙染了生態、綠地甚至是海洋,而我們希望透過藝術的形式,透過轉換觀點來改變人們對廢棄物的主觀意識。

FCU 114 ARCH

© 2035 by Name of Site. Created on Wix Studio.

Facebook
Instagram
Linktre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