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選址於曾作為政治犯審訊地點的鳳山無線電信所,本設計嘗試回到那個被遺忘的節點,不是為了還原歷史,而是重新感受時間。情緒與空間交織,記憶在節奏中重構,一條沉默的動線,引領人走入三段被壓抑的經驗。
我們選擇不正面重現,而是以觀察、側寫、凝視的姿態貼近真實。就像某些電影裡,鏡頭選擇遠離高潮,卻更深地觸及核心。
一段旋律可以被寫成五線譜,一段舞蹈也有拉幫譜記,一段電影的片段,我們也希望能以類似的方式去研究它的鏡頭運用。
我們會試圖避開平面式或僅限於構圖式的思考,轉而譜寫出一種我們自己能夠閱讀、理解的「電影譜記」。
我們以《悲情城市》這部電影作為靈感來源,觀察導演侯孝賢是如何運用鏡頭語言。
例如,他常常刻意繞開暴力本身的直接描寫,反而透過鏡頭去描繪周邊的氛圍與細節。
我們嘗試將這種「側寫」的觀看方式,轉譯成一種具備規則的「電影譜記」,進一步發展成三維空間的形式,幫助我們思考空間或動線的設計邏輯。
走進這裡,不只是觀看,也是參與;
每一次行走、每一個轉身,都是對過去的一種回應。
這裡不是一座建築,而是一場未竟的對話。
而我們,不只是觀看者,我們更是故事的延續者。

沉默年代過後
有些故事無法被大聲說出,只能藏在轉角、牆縫、光影的流動之中。
有些名字,在官方文件中消失,卻在家書與夢境中反覆浮現。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