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Design : 游佳穎
Site : 台中豐原
因應時代變遷與少子化,傳統制式教育已難以回應當代社會結構,多元教育成為趨勢。然而體制外教育在台灣也面臨困境,無法和社會連結,又或者台灣的家庭結構無法提供體制外教育的需要。
在體制內外之間,我們需要透過反思與批判,尋找第三條平衡之路。現行實驗教育多強調自然連結,讓孩子在土地中學習,但部分孩子無法適應功利性社會模式,產生落差。因此教育應思考,如何在強調自然的同時,也培養孩子面對人工環境的能力,從中尋求平衡,將核心價值落實於現實社會。
我選擇翁子國小作為基地,正是基於對豐原未來發展潛力的關注與在地教育價值的再思考。隨著台中都市重心轉移,曾為縣轄市之首的豐原人口與產業逐漸式微,教育人口也逐年減少。我希望透過教育場域轉型,重新喚起對這片土地的認同,激發並重塑豐原的在地潛力與文化價值。
翁子位於都市與農業的交界,宛如一處潮間帶,具備城市與自然交會的特性。學生可在此體驗並思考都市與農業的互動,進一步連結在地產業與人的關係,延伸至對環境與生態的理解與批判。這樣的教育場域不僅回應地方需求,也培養孩子對環境與社會的關懷與思辨力。
因此,透過以翁子國小為基地的教育轉型,我期望打造一個結合自然與城市、在地與未來的學習場域,讓教育不僅回應社會變遷,也為地方創造新的可能。

蘊 . 育
實驗教育的全新可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