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隨著人口老化、青年外流,產業推廣缺乏動能,地方逐漸失去自明性。為回應這樣的困境,本設計選擇以農會舊穀倉為起點,透過空間再造與記憶重構,喚醒屬於二林的歷史場域與文化情感。
設計以葡萄酒莊為主軸,結合地方農業、釀造技術、生活技藝與文化體驗,將過往的產業記憶以新的手法重新詮釋。藉由節點式規劃與動線整合,使原本閒置或半閒置的空間轉化為具有教育、展示與交流功能的活化場域,重建人與土地之間的情感連結。
我們期待這裡成為一處融合產學合作、文化傳承與地方再生的示範基地。讓曾經的農民運動與產業故事不再被遺忘,讓耆老口中的「鬧熱二林」不只是過往回憶,而能透過設計重新發聲。讓設計不只是空間形式的轉變,更是對這片土地未來的提案與想像。
本案透過記憶廣場、遊樂場與街道空間的整體規劃,回應在地居民對歷史情感與社區生活的期待。記憶廣場結合遺構保留與開放場域,成為居民日常聚會與活動的核心,喚起地方集體記憶;遊樂場引入友善且具在地特色的遊憩設施,為世代交流與社區活力注入新動能;街道則強化步行友善性與空間連接性,以葡萄棚架意象串聯園區與社區,讓生活與產業自然交融。透過這些設計,場域不僅重構地方記憶,也成為凝聚社群、活化舊地景的新生活場域。

時淬之憶
彰化二林,曾因葡萄酒產業而繁榮,也因其衰退而逐漸沉寂。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