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FCU 114 級 畢業展

頁尾圖.jpg

Designer / 吳采蓉 謝昀靜
Tutor / 吳保寬 老師
Site / 台泥鼓山廠(浅野セメント株式会社高雄工場)


台泥鼓山廠是台灣水泥位在臺灣高雄市鼓山區壽山附近的廠房,前身是日本淺野水泥株式會社(淺野セメント株式會社)的高雄工場,成為臺灣首座現代化的大型水泥廠。於都市層面上,可以發現高雄許多眷村與從日治時期就規畫的人口集中區可以以鼓山三路為軸線,台泥鼓山場正好在中心,成為都市發展重要的一環。在壽山、基地與整個高雄市的定位關係又分別為原料來源、製作區位和水泥群產物。

鼓山作為高雄最初的工業區,廠房經歷百年歷史,形塑了整個大高雄與養活了無數個家庭,然而台泥廠區於數年前拆除,改為柴山滯洪公園,百年來台泥在高雄人心中所形成的城市地景記憶驟然消失。如今步行於在柴山登山步道,難以發現它曾經是開採石灰石的礦區,唯有從路標上寫著礦區遺址,才能窺見開採的痕跡。

如何透過歷史場域的遺構或重塑,使觀者能感知記憶與時間,並且與之對話?

「工業遺址」與「自然生態」雙重身份所產生的矛盾感,為蒙太奇策略的應用提供了斷點。蒙太奇強調將不同場景與意象拼接,以創造新的脈絡,而時間的層疊關係在這塊場域上尤為凸顯。在當今快速變動的城市空間,空間記憶(Spatial Memory)是恆變的;我們能體現時間的能力為一種感知,而感知時間是知覺的意象,若利用「時間知覺」 (Time Perception)重建集體記憶,以此為方式塑造刻劃時間切片的空間,強化當代人對場域的認同,即成為另一種恆久性。蒙太奇作為概念,透過特定物件的觸發,成為連結個體自身記憶與經驗進而集結成集體記憶的媒介。藉由紀念時間性,得以感知紀念性應是一種集體經驗的延續,並可體現其社會性、生活性延伸,強化當代人對場域的認同,使一種集體(collectivity)的記憶與群體(multitudes)不同的記憶同時發生。

TRANSCENDENTAL MONTAGE

「在場所得的資訊,很多都是不在場的,而這些卻需由在場才能得到。」

FCU 114 ARCH

© 2035 by Name of Site. Created on Wix Studio.

Facebook
Instagram
Linktre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