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台中港,是工作、是補給、是運輸,卻不是生活的地方。漁工們長年在這裡進出、勞動、等待出海,即使船已靠岸,生活卻從未真正登陸。他們或棲身在倉庫一角,或將冷凍食物堆滿船艙,在城市邊緣過著不被看見的日常。
這是一個從空隙中長出來的設計構想。以「四海拼圖」為名,嘗試為來自印尼、菲律賓、越南與台灣的漁工群體,建構一處短暫停靠卻有溫度的場域 —— 不只是歇腳的中繼站,更是一個能夠交換語言、呼吸日常、彼此靠近的空間。
選址臨近港口旅客服務中心,遠離居民生活核心,卻也貼近真正的使用現場。靈感源自一艘漂泊的「海上皇宮」,配置上參考了來自地方合院中總是向內開放的「埕」—— 在風中聚攏,在空白裡凝聚。
這不只是空間設計,更是對於「停靠」這件事的一次重新想像。當短暫的岸上生活不再只是補給,而是一種真正的靠岸,漁港也能成為連結人與人、人與土地的場所。

LAYOVER
一座漁港,不只是出發與抵達的地方。
在靠岸與離港之間,有沒有可能,留下一點真正屬於人的生活?
bottom of page